注解
  • 2019-05-09

    道德经中的圣人

    道德经中的圣人我认为可以大致的理解为成功的统治者(大到一国之君小到一村之长)。道德经对圣人的描述很多,大部分是引为楷模的,有些地方也是理想化了的,可以说是所有成功统治者的集合。但其又是清醒和现实的,在其五章中就告诉我们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而不是像儒家中把圣人完美化,以及现代中......  阅读全文>>
  • 2019-05-09

    从人性善恶谈法治(儒法功过)

    古今中外,凡人治与法治争斗,必然大谈“人性善”,“人性恶”。 就象不同人对做恶的评价不同;有的说“这人本来是好人,犯了错误,教育教育,改了就好。”(靠思想约束,就是人治。)另外的人确说“这人真坏,还是关起来,不让他做坏事。”(靠规则约束,就是人治。) 这里,人性善恶,到是为进行人......  阅读全文>>
  • 2019-05-09

    德=创造过程中的心态与方法

    “德”,是创造的法则,即创造过程中的行为模式,创造过程中对客观存在的事实进行多种可能性分析和选择时的心态和方法的总称。具体体现为无知、无欲、无私、无为、慈爱、俭、不争,以柔克刚,以弱胜强。“无知”,即头脑中没有任何旧有的、教条式的、腐朽的知识和观念。没有对成功与失败的事实所作出的......  阅读全文>>
  • 2019-05-09

    纠正一般学者关于“进道若退”的错误解释

    很多学者将“进道若退”解释为“前进的道,好像是后退的”,这一点本人料不敢苛同。我个人认为“道”是不可前进的。道是万物生存、发展的空间(看不见的道路),律老也认为“道”是自然发展规律。 无论解释为“空间”,还是“规律”,我以为用“前进”一词都是欠妥的。因为“道”不是物,当然也不是......  阅读全文>>
  • 2019-05-09

    以实践检验真理

    用实践检验真理-----检验简、帛老子译注的正确性 首先,我们必须选择简、帛本老子作为我们研究的基础,这是我们能正确理解老子思想文化的先决条件。(通行本的错误比较多) 以老解老,是我目前解释老子思想理论的一条新思路,对我能正确理解老子理论,有很大的帮助。但是它有着不足之处。特别是......  阅读全文>>
  • 2019-05-09

    心随物动的品德

    圣人无恒心,以百姓之心为心。善者善之,不善者亦善之,德善也。信者信之,不信者亦信之,德信也。圣人之在天下,[翕心][翕心]焉,为天下浑心。百姓皆属耳目焉,圣人皆咳之。  这一章里,老子把我放在无的世界里,而把我看到的世界放在有的世界里,犹如通过窗户看世界。是一......  阅读全文>>
  • 2019-05-09

    道,就是创造者和创造的过程----道德经名词术语解密

    《道德经》名词术语解密 (一)道=创造过程“道”,即创造过程,因万事万物发展的道路皆源于创造的过程而得名。快乐成功的创造过程,即:无(阳,多种可能性)+有(阴,选择)=万事万物“谷神”,是根据创造过程中无的特点,不断归零、虚空的状态给创造过程所命名的第二个名......  阅读全文>>
  • 2019-05-08

    《老子》今说——第五章

    第五章【原文】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天地之间,其犹橐龠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多言致穷,不如守中。【今说】 天地不仁,在天灾地震的时候,万物都受其害。“圣人”(统治者)不仁,以百姓为牺牲品。(刍狗)天地之间好像一个的风箱,(橐龠)当中是空的,但抽动起来......  阅读全文>>
  • 2019-05-08

    《老子》今说——第四章

    【原文】 道冲,而用之域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湛兮,似或存。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今说】 “道”是空虚无形(冲)的,但应用的范围(域)是无限(不盈)的。深远的好像客观存在着,万物好象是都离不开它。我们不知道“道”是从哪里生出来的,好像是在“天”(帝)之先。这一章是首章的继续......  阅读全文>>
  • 2019-05-08

    《老子》今说——第三章

    【原文】 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可乱。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不治。【今说】 这一章是紧接第二章继续讲述老子的政治观:“不夸耀个人贤能,使人民不邀誉争功。不稀罕难得的东西,使人......  阅读全文>>
56791011
说道 LaoZi.Net   豫ICP备18009634号-1
  豫周公网安备41160002120052号  豫ICP备1800963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