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解

《老子》道学的四十二章及其他

时间:2019-06-27 13:00:22   作者:永乐山人   来源:老子论坛   阅读:11488   评论:0
内容摘要: 打开《老子论坛》,好不热闹。有的作者费尽心血,为了将全经讲个清楚,作了许多注解、释义、译文,一些读者还是感到不懂。我深感痛惜。他们说“本来已糊涂,越看越糊涂”。难怪!难怪!《老子》版本多种,各版之间的语句亦有差异,历来名人注释的百多家,很不一致。勿说初学,就是素有研究的,也感俯......
   打开《老子论坛》,好不热闹。有的作者费尽心血,为了将全经讲个清楚,作了许多注解、释义、译文,一些读者还是感到不懂。我深感痛惜。他们说“本来已糊涂,越看越糊涂”。难怪!难怪!《老子》版本多种,各版之间的语句亦有差异,历来名人注释的百多家,很不一致。勿说初学,就是素有研究的,也感俯之弥深,裹足不前。我山人想个愚主意,理出一条脉络来,与学友们共讨。不知有助于解惑呢还是自己弄巧反拙。今试以42章为论。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42章是从上几章而来。卅九章云“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得一”可算是《道德》的一大目标。如何“得一”,四十章接着说:“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有的学人是这样解“反”的:“道体本是虚静的,无所谓正与反,等到有正与反相对时,已是道之由静而动了”这便是由体达用,全是以柔弱为主”。说也对,但是我认为这里的“反”,是反本溯源的意思,事事处处反乎常态,这样解释才能前后各章贯通。之所以如此,才有接下去的四十一章:上士相反而得一之论。他们是:明道若昧,进道若退,夷道若类,广德若不足”等等。再进而开启了以下四十二章。
   关于本章开头所言“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是老子展示道化的作用,给人们提示出本源和末流的两种倾向:一是反朴归淳,抱元守一,即道生一,反也。一是“降本流未而生万物”(见道教《清净经》)即三生万物,降本流未也。若从道家的修炼来说,这一、二、三和冲气以为和则另有考究。
   上一句算做一段。接下是“人之所恶,唯孤寡不毂,而王公以为称”。有的版本没有这句。这一句正是为表述上段二种趋向而发的。一种趋向是有道的王公,一种趋向是视之为恶的老百姓。王公趋向为反本溯源,抱元守一,追求绝对真理,无偶以对。所以曰“孤寡不毂”。而一般老百姓对“孤寡不毂”当然是疾恶的。因为人们生活在社会,无时无处不在每个矛盾的统一体中,离不开这些相对的有偶之类。
   最后一段,老子作出了结论,二条道路凭你选择:或损之而后益,或益之而后损。益而后损者,属于强梁之徒(见本章),属于“动之死地”之徒(见五十章)。因为“民之轻死,以其生生之厚”(见75章),结果是“兵强则不胜,木强则拱”“物壮则老,是谓不道,不道早已”(55章)。所以“有道者不处”。由此老子倡导的“损而后益”的意思可明确了。
   我认为学习“四十二章”应把着眼点放在“损而后益”或“益而后损”上。
   学习《老子》,如果 不全面领会《老子》的精神实质,功夫不到家,只知损而又损,损而又损,结果“兵打败了”,“生意做亏了”,反而埋怨老子话不算数。为此我提醒学人要多几个心眼。要知道老子说的“损”是手段不是目的。目的是达到“益”。“益”的最大目标是“得一”,是“无为”,“损之又损,直至无为,无为而无不为...”(见48章)。关于“损”“益”儒家、释家也一样。孔门的“克己”,“损”也。佛门的“布施忍辱”,“损”也。信佛的修行人,达到“益”的目的是获得智慧,明心见性。“克己”也好,“布施忍辱”也好,都属于“损己利人”的高级美德。如此说来,似乎太遥远了,高不可攀了。事实上,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不时地有着这些美德产生,常常听人说“助人为乐”“吃亏是福”“难得糊涂”“忍一忍,吃不尽”等等,这些损己的美德中包含着一定的哲理。我国是礼仪之邦,文明古国,历史以来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积累着很多的美德词句,这里不胜枚举。如果学者不是从“道”和“德”的品行上进行修养,企图单用自己的聪明才智、文化水平获得《老子》的真谛,就很难了。这里有个“知”和“行”的关系。知行合一,才能产生真知。《老子》79章云:“天道无私(或做无亲),常与善人(或做圣人)”。
   损己利人的道德做不到,仁义也要作到。18章云:“大道废有仁义”。相传仁义的美句也很多,如:“乐善好施”“恻隐之心”“见义勇为”“不贪不义之财”“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等等。孟子见梁惠王大谈仁义治国、齐家、修身之道。关于仁义的注释:“仁者心之德,爱之理,义者心之制、事之宜”。或即双管齐下,由二返一呢!
或有人问:“一”有什么现实意义?试举一例:《论语》第十五:“子曰:赐也,汝以予为多学而识之者与?对曰:然,非与?曰:非也,予一以贯之”。可见《论语》上下凡廿篇,孔子是从“一”即一个道理发挥开来的。他涉及社会各方面。至今仍有教育意义,且产生远大影响。
   再举一例是王子乔,屈原见过他。屈原在《远游》篇中说“见王子而肃然,审一气之和德。曰道可授而不可传,其小无内,其大无垠...”是说:屈原见到王子,十分恭敬,请问他如何能得一。王子讲,这个得一之道,一时难以说清楚,要心领神会。得了一,能洞察一切,见小的无穷的小,见大的无边际。这个“其小无内,其大无垠”的宇宙观,被王子认得,并提出这个自然科学命题后,千百年来,哲学、科学界都在这个领域里寻找努力,就是到了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科学家们还在宏观、微观这两个世界的征途中跋涉。
   这两个例子,一是涉及社会科学,一是涉及自然科学。或有人问:“一”真那么神吗?这个我不知道,反正经典书本是这么说的。不过还有些例子可以类推。历史上那些有建树的能工巧匠,百业祖师爷和有成就的名人,不少都有些道气,比如建筑师鲁班,药师爷孙思貌,战略家孙武、孙膑,辩论家苏秦、张仪,律历作家容成子,创制文字的仓颉,料事如神的诸葛亮等等。毕竟他们都不是什么大学毕业的。
   历史是久远的,我国古典哲学是深奥的。“知者不言,言者不知”聪明人肚理明白,要谨防社会上那些“素隐行怪”(见《中庸》11章)之流招摇撞骗。
   言有不当,请善知识们指正。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