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

听汇之先生论“德”

时间:2019-06-27 13:02:26   作者:山野村人   来源:老子论坛   阅读:8653   评论:0
内容摘要:汇之先生曾对我阐释“德”的概念:德:得也。古时“德”与“得”字通。“德”即“得”也。在《道德经》中,德字的概念应该包含在如下表述中:即:应得而不得,是谓有德。有德与无德与缺德,应该如何理解呢?1。先讲德的内涵德,只有在有人群的地方才能体现出来,所以,德,属于社会范畴,体现于人与人......
汇之先生曾对我阐释“德”的概念:
德:得也。古时“德”与“得”字通。“德”即“得”也。
在《道德经》中,德字的概念应该包含在如下表述中:
即:应得而不得,是谓有德。
有德与无德与缺德,应该如何理解呢?
1。先讲德的内涵
德,只有在有人群的地方才能体现出来,所以,德,属于社会范畴,体现于人与人的关系中。
一个人,拿一般公众关于公平的观念去衡量,他主动的“放弃了”他应该从社会获得的利益,而他的所失,恰恰是公众之所得。这种情况下,公众认为他是“应得而未得”或“不应失而有失”。公众在心中对于他,就会怀有某种“感谢、敬重与愧疚”,在行动上,就愿意支持他,拥护他。这个人与公众之间互动的形象,就是古时“德”字所描述的形象。
从古至今,舍身而救众人、舍身而救朋友、仗义疏财、毁家纾难、身先士卒、舍己为公、舍己为人等等,都是有德的表现,都是为公众所夸赞的。这样的实例,从古至今,层出不穷,我就不多说了。
一个人,拿一般公众关于公平的观念去衡量,他应得的东西都得到了,也没有为了公众而失去什么。公众在心中对于他,就不会怀有“感谢、敬重与愧疚”,当然也不会就产生“烦他、恨他、讨厌他”的感觉。这种人,在公众心里是无足轻重的,在行动上,就要先考虑支持和拥护他是否“合适”的问题了。这个人与公众之间互动的形象,就是古时“无德”二字所描述的形象。古时的无德,不像现代的无德那么严重。
至于缺德是一种什么形象,从“有德和无德”的形象的反面,就可以清楚地知道了,无用赘言。
2。再讲德的外延中应有的一些东西
关于德的范围或大小。《道德经》里有关于修德的篇章,谈到修于家、修于乡、修于国、修于天下等等。这个篇章,尽管汇之先生认为他极有可能是衍文,但拿它来解释德的范围这个问题,还是可取的。那就是:当一个人,在家庭或家族这个层面上,贡献最大,所得最少,他就会得到家人与家族的敬佩,他在这个家庭或家族中就具有最大的威信。这种形象,就是“修之于家,其德乃余。”依次类推,就知道德的范围或大小了(见54章)。修之于乡,修之于国,修之于天下。修之于国则可以“德(得)国”,修之于天下,则可以“德(得)天下”了。
总之,知道“德”字,就是“得”得意思,就可以明白“德”的概念,理解《道德经》就容易多了。
罗嗦了这么多,真感到挺累,也不知说明白没有。想起汇之先生向我们阐释《道德经》时遣词之流畅、论理之明晰、神态之悠然、气度之不凡,自愧不如啊。
山野村人

<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