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道德经》看国际关系
闻乙道 摘自《道德经研讨会论文集》
一部《道德经》虽然只有五千字,但却留下无数难解的迷团。从古至今不知有多少版本校注译释,到现在就连西文都有了两三百种版本,仅次于《圣经》。近代以来,西方人一直排挤贬责中国,斥之为东亚病夫,国外的唐人街被看作是下九流所呆的地方。这些我们从电影电视上都不难看出。但是即使如此,他们却为何对一部《道德经》情有独钟呢?这不得不让国人深思。
《道德经》阐释宇宙自然的规律,涉及了哲学、政治、军事、文化、艺术,以及伦理道德、修身养性等等,可以说无所不包。当前国内掀起了国学热潮,许多有识之士开始研究认识和掌握《道德经》,这也与国家提倡的精神文明建设相得益彰。笔者看到不少学者解析《道德经》在诸多领域的应用,甚感心慰。在此,就《道德经》与国际关系学作一点粗浅的分析,以求对于解开《道德经》真正内含尽一点微薄之力。
一、大国与小国共同发展的相处原则
我们首先来看《道德经》的第61章:"大国者下流。天下之交,天下之牝。牝常以静胜牡。以静为下。故大国以下小国,则取小国。小国以下大国,则取于大国。故或下以取,或下而取。大国不过欲兼畜人。小国不过欲入事人。夫两者各得所欲,大者宜为下。"本章最后一句,"夫两者各得所欲,大者宜为下",既说明了两者需要共同发展,又得出了"大者宜为下"的结论,也就是说大国在国际关系中必须遵守处下的原则,才能保证国际关系的有序化。这是为什么呢?我们还是从头来分析老子在本章阐述的意思。老子从宇宙自然的高度,总结自然界的客观规律,首先指出:"大国者下流"。我们看自然界的现象来印证老子的这一句话。在自然界,水是从高处往低处流的;电能从电势高的一端向电势低的一端流动;阳光是从高处照向低处的。这就是自然法则。那么这个"流",就是能量的流动,用通俗的话说,就是大国的物质产品、技术发明、精神文化各个方面都向小国流动。试想想看在国际间的交流是不是这样呢?那么接下来,"天下之交,天下之牝。牝常以静胜牡。以静为下。"这一段重点说明两个字,一个是"牝",另一个是"静"。牝牡本是雌雄的意思,牝是雌,属阴;牡是雄,属阳。牝本来是属于从属地位的,但其以静则可胜牡。因为静为主,动为客,远道来者必然居于客位。所以牝以静是反客为主之道,从而使自己占据了有利的位置。所以小国必须守静才能平衡大国的优势。这个守静,不是说不要向大国学习,而是安守本分,不在国际事务中主动挑起事端。"故大国以下小国,则取小国。小国以下大国,则取于大国。故或下以取,或下而取。"本段说明大国与小国之间的互利转化关系,其中"小国以下大国,则取于大国"一句,按通行版本的《道德经》是:"小国以下大国,则取大国"。比较二者,唯差一"于"字,但其意思相差远矣。这也可谓是《道德经》学术界的一大公案。今幸得熊春锦先生从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帛书中校注的古本《道德经》,从中得到校正。由此也可见,后世学人为何觉得《道德经》深奥难懂,与其被篡改有很大关系。"故大国以下小国,则取小国。"此一句是说明大国若能处下,加上其自身强大的优势,那么小国则必然乐于依附。这样大国既得到了巩固,小国也从中获得大国的依靠,必然会得到充分的发展。"小国以下大国,则取于大国。"小国本来弱小,若不谦卑,或与大国为敌,是为以卵击石,自然难以维系久长。但小国若能安守本分,求教学习于大国,则可"取于大国",即从大国中获得益处。"故或下以取,或下而取。大国不过欲兼畜人。小国不过欲入事人。"大国与小国不过是"取"和"取于"的关系。"欲兼畜人"即接纳吸收别国加入自己的联盟;"欲入事人"则是加入别国的同盟。由此可见,遵守自然客观规律,则可以构建稳定的国际关系。那么其前提即是最后一句:"夫两者各得所欲,大者宜为下。"大者之所以要以"下"为前提,是因为大国处于强势,占有主导地位,对于国际关系是否健康有序负有责任。在现实世界里,强权政治,霸权主义屡见不鲜,这种不遵守自然客观原则的行为,也就是造成国际间紧张磨擦的重要原因。值得欣慰的是中国在改革开放以来所奉行的谦恭的外交政策却是基本合于古人的这种自然客观原则的。这也是近年来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地位不断提升的一个原因,这与日本的比较显而易见。
二、调和国际争端的原则
古人以为天地人三位一体,人身亦是一个国家,修身就像治理一个国家一样。这在道儒佛的经典里都有这样的论述。那么反过来,治理国家与修养自身其理亦是相通的。儒学有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就是古人认为要成为国家的有用之材,首先要修养自身,自身的道德修好了,然后可以齐家,也就是在家庭这个小的社会单元里检验其道德的水平。然后才能参与治理国家和平天下。这里要说明的是,道德不仅仅是现代人理解的"德"的狭义的范畴,"道德"其实是有两层含义的。其中"道"是指人们掌握了自然宇宙的总规律,洞晓天文,明察地理,知兴衰更替、过去未来等等。古人还认为:人,是一小宇宙;宇宙,一大人也。因次,古人所论的治国亦是讲修身,讲修身亦是讲治国。《道德经》中可以作为国际关系准则的章句很多,在此仅举个例以阐述之。
《道德经》第79章:"和大怨,必有余怨,安可以为善。是以圣右介,而不责於人。故有德司介,无德司彻。天道无亲,常与善人。"其中"是以圣右介"一句按通行本的《道德经》是"圣人执左契",后面的"司介"亦用"司契"来代之。这从汉代以来就被误改了。但这样很难解通,又前句"和大怨"者是作为第三者出现,而此处执契者,即以第一人称出现,显然矛盾。根据熊春锦先生校注的古本《道德经》本句应为"是以圣右介"。"古时主有傧相迎宾,宾有随从通传叫介,即为宾主之间传话的人。《荀子·大略》:'诸侯相见,卿为介。'又主为左,客为右,故宾之随从即右介。圣右介即圣人甘居卑位,辅以传话人。此与下段之'彻'刚好相对。《说文》:'彻,通也。'以'彻'来'和大怨'是置身于通判之亢位,与'介'之卑位正好相对。介与彻,即卑与亢也。位高力强者以其亢势,虽能调和大怨,但未必不留余怨,未必符合自然因果之规律。"可见"圣右介"是圣人的一种谦称,也说明了圣人在调和大怨时所抱持的态度,即以传话人的低位来沟通矛盾双方的,而不是把自己的意愿强加于人。纵观当今国际舞台,得此机者实少见也。大国往往操纵把持,以使各国怨声在道。长此以往,天下岂能太平。大国不守道德,以为众矢之敌,如此又岂能长久。不仅紊乱国际秩序,而且最终丧失大国的优势。
中国的崛起,已是世人所公认的了。其实一个国家的兴衰更替,有着客观的规律。虽然历朝历代都喊万岁,但没有哪个朝代的皇帝获得了万岁,也没有哪个朝代达到万代。然而,是否有道,却又有着本质的差异。为什么周朝可以延续八百年,而后世却难及之。虽然现代的世界已不是封建帝王制,但兴衰更替的道理却是可以借鉴的。作为一个大国,在国际事务中必须有自己的行为准则,这样才能得道多助。否则,无道不德,则会四面受敌,自然难以久长。
为此,今天我们重温老子《道德经》"圣右介"的调和原则,相信对于处理国际间的矛盾大有益处。当然对于人与人之间矛盾的处理也是同样适应的。
三、大国与小国的损益原则
大国应在国际事务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并承担相应的义务,这是大家的共识。不仅如此,大国在维护全球公共环境、抑制大气污染、控制地球温室效应等等方面应做出更大的贡献,这亦是理所当然的。
《道德经》第77章:"天之道其犹张弓与。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之。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孰能有余以奉天下,唯有道者。是以圣人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处。其不欲见贤邪!"宇宙自然之道,即天道,总体上是趋于平衡的,而不是偏激一端的。因此,多者损,少者得;富者损,穷者补;强者损,弱者益。正如张弓举射一样,高者得抑,低者得举。然而人道却与天道恰恰相反,常人的自我与自私决定了他不能效法天地至公无私的奉献精神,因此富者凭借权势巧取豪夺,使其越来越富,贫者则只能越来越贫,形成两极分化。然而事物的发展总是物极必反的,人们违背自然规律达到一定的限度,就会受到自然规律的无情制约与打击,为富不仁终久难逃自然的逞罚。这就是为什么王朝更替、社会变革,整个历史波浪起伏的原因所在。所以,有道的圣者明察宇宙天地的自然规律,主动地遵守自然法则,修身可以长命,治国则可以长治久安。天道与人道两种不同的损益原则,必然得到两种截然相反的结局。因此,国际社会要想得到长期稳固的发展,不论大国小国都需遵从自然法则,特别是大国更应主动承担起更多的义务。否则的话,损害的不仅是小国弱国的利益,大国最终也必然会丧失其大国的地位。
大国强国有责任和义务帮助弱小国家,这是天经地义的。事实上,在国际关系中这种现象是普遍存在的,大国主观地或客观地总是在扶持着弱小国家。但是,同样的帮助和扶持,由于动机的不同,却有两种不同的结果。一种是不图回报的真正从道义的角度出发进行的帮助;而另一种则是带有某种目的和图谋,或拉帮派而为自身得利,或换取得到国际上的影响等,总之离不开"利益"二字,所谓的金钱外交是也。前者,由于出自道义,符合宇宙自然规律,因此得道多助。近年来联合国的地位在全世界日益提高,这与她的宗旨和所奉行的原则,以及切实发挥的建设性作用是分不开的。然而动机不纯的金钱外交,即使粉饰的再好,也只能是瞒天过海,岂可知天眼如何瞒得过去,天罚岂可避免!道义是宇宙间普遍存在的客观规律,得之者昌,失之者亡,在国际关系的大格局尤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