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

当代道德教育现状与分析

时间:2019-06-28 10:12:33   作者:李清净 转   来源:老子论坛   阅读:8067   评论:0
内容摘要:首届国际《道德经》研讨会论文集二 当代道德教育现状与分析 水无为近期,如何加强公民的道德建设已成为全社会极为关注的焦点。一段时间以来人们离道失德、道德沦丧的现象已经相当严重,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造成了消极影响,阻碍了经济的发展,破坏了社会的稳定,已经引......
首届国际《道德经》研讨会论文集二
         当代道德教育现状与分析
                 水无为
近期,如何加强公民的道德建设已成为全社会极为关注的焦点。一段时间以来人们离道失德、道德沦丧的现象已经相当严重,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造成了消极影响,阻碍了经济的发展,破坏了社会的稳定,已经引起了党中央的高度重视。近来,《公民道德实施纲要》、《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等旨在加强道德建设的文件、决定陆续颁布,党中央更是站在新世纪党的事业全面发展的全局高度上提出了"以德治国"的方针。可见,道德建设、道德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思想道德建设关键在教育,而人们发现,我们已经接受和使用的道德教育体制、方法、原则等已经不能适应当前的实际,存在着诸多的问题,还不能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那么,对现有道德教育体制、方法和原则进行变革,完善和提高,使之能够适应实际,更好地担负起教育大众的历史重任,必然成为我们的当务之急。下面,就这个问题,谈一点自己的看法。
一、当前道德教育的现状
  应当肯定,我国一直是一个非常重视道德教育的国度。中国传统社会是一个伦理社会,对道德教育的重视是一贯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后,道德教育在曲折中发展。从新中国诞生到60年代中期,党和政府高度重视道德教育,道德教育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和经验。10年文革,学校教育受到摧残,道德教育完全沦为"阶级斗争"的工具。1978年经过拨乱反正之后,学校道德教育走上正轨,道德教育理论研究逐步正常开展;党和政府先后颁布了一系列有关文件,提高了人们对道德教育的认识,使学校道德教育工作有章可循;道德教育实践中也出现了许多新鲜经验;经过道德教育理论工作者积极探索,形成了一些符合时代要求的道德教育新思想、新理论,为道德教育迎接新世纪的挑战作出了积极的贡献。然而,不可否认的是,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现代意义上的道德教育仍然受到种种因素的困扰,使我国的道德教育不能收到令人满意的实效。这些种种困扰的因素主要表现是:
  (一)道德教育的传统政治化倾向。表现为把道德教育等同于政治教育。道德教育曾一度被认为就是政治教育,在实际工作中,就是把道德教育作为思想工作和政治工作来进行的。诚然,道德教育总是包括政治教育的,但以此来代替全部道德教育,则是一种泛化的倾向,从而也就大大窄化了道德教育的功能。这种定势在10年动乱时期被推到了极至。"文化大革命"结束后,我国在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领域进行拨乱反正,但是,道德教育上的这种思维定势一时仍未完全打破。
  (二)道德教育的过渡理想化倾向。表现为把道德教育等同于理想教育。理想是人所特有的一种存在方式,正是理想赋予人之生活的意义。人正是在通过现实的活动而将理想转化为现实的存在中体现着人的价值,提升着人从实然自我向应然自我的发展。因此,理想是一种对人的价值关怀、意义关怀。在一定的意义上,道德教育的目标之一就是要高扬人类的这种特性,"培养有理想的人"。为此,道德教育必须对青少年进行理想教育。但是,在追求理想道德、理想人格的教育中不应该完全排斥道德教育的现实取向,更不应该使道德教育走向完全脱离社会生活实际的极然和应然、理想和现实割裂开来的理想教育不仅是空洞的,也必然是低效的,而且有可能走向反面。在一个时期里,我国各类学校的思想品德教育中,曾出现道德教育与社会的发展和变革相分离、与受教育者的自我实践相分离、与学生的心理发展和思想需要相分离、与社区和家庭的影响相分离、基本的公德教育与高层次的思想道德教育相分离的现象。这种种分离说明道德教育过于理想化,与快速变迁的社会实践严重脱节,影响着一代新人的培养。
  (三)道德教育功能的萎缩化倾向。最主要的表现是把道德教育等同于一般的知识性教育。长期以来,尽管在"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教育体系中,道德教育一直高居首位,但在"应试教育"机制下,在教育的实际操作中,往往成为知识教育的一部分,成为应付考试,争取多得考分而设置的一门课程,成了主课的陪衬。
  (四)道德教育的世俗化或现实化倾向。主要表现为把道德教育等同于社会实体的工具。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道德教育的一个重大进步就是从所谓的"天国"(极左状态)走到"人间"(强调现实性)的转化。然而,由于矫枉过正,过度强调道德教育的现实性,道德教育不但没有取得原先预想的"实效",反而使人们遭受到缺乏灵魂指导失去方向感的道德教育和价值上无根的道德教育带来的危机。这主要表现在:道德教育目标定位上"取法乎下"的策略,道德教育内容上终极(价值)关怀的缺失,道德教育实效上的实质性低迷。比如有这样一个例子:美国一位心理学家为了研究母亲对人一生的影响,在全美选出50位成功人士,他们都在各自的行业中获得了卓越的成就;同时又选出50位有犯罪记录的人。他分别去信给这100人,请他们谈谈母亲对自己的影响。有两封回信给心理学家的印象最深刻:一封是来自白宫的一位著名人士,另外一封是来自一个正在监狱服刑的犯人。他们谈的都是同一件事:小时候母亲给他们分苹果。那位监狱的犯人在信中这样写到:"小时候,有一天妈妈拿来几个苹果,红红绿绿、大小不同。我一眼就看见中间的那个,又红又大,非常想要。这时妈妈把苹果放在桌子上,问我和弟弟,你们想要哪个?我刚想说要最大最红的那个时,弟弟抢先说出我想说的话。妈妈听后瞪了他一眼,责备他说:'好孩子要学会把好东西让给别人,不能总想着自己。'于是,我灵机一动,改口说:'妈妈,我想要那个最小的,最大的留给弟弟吧。'妈妈听了非常高兴,在我的脸上亲了一下,并把那个又红又大的苹果奖励给我。我得到了我想要的东西,从此,我学会了说谎。"那位白宫的著名人士是这样写的:"小时侯,有一天妈妈拿来几个苹果,红红绿绿、大小不同。我和弟弟们都争着要大的,妈妈把那个最大最红的苹果举在手中,对我们说:'这个苹果最大、最红、最好吃,谁都想要它。很好,现在,让我们来做比赛,我把门前的草坪分成三块,你们三个人每人一块,负责修剪好,谁干得最好,谁就有权利得到它!'于是我们三个人开始比赛剪草,结果我赢得了那个最大的苹果。我非常感谢母亲,她让我明白了一个最简单也是最重要的道理:要想得到最好的,就必须努力争第一。她一直都是这样教育我们,也是这样做的。在我们家里,你想要什么好东西,都要通过比赛来赢得,这很公平,你想要什么、要多少,就必须为此付出相应的努力和代价!"
这个事例深刻反映出了当前道德教育存在的问题。
   正是长期以来现代道德教育的欠帐甚多,以至于在社会转型的今天,中国青少年乃至中国成人--昔日的学生的道德素质存在着不适应的现象。于是,在骤然而至的社会大变革中,各个层次上的道德失范现象时有发生。
二、 现代社会的道德危机
   英国历史学家阿诺o汤因比在《人类文明的困境》一书中指出:"人类物质文明愈发展,对……正义、善良与美德的需要也愈为迫切,这样物质文明才能有益于人类社会,……人类社会的心灵尚未发展到驾驭物质文明的水平;尤其是现今的道德真空比过去任何时代更恶化。"汤因比对人类道德现状的评价并非夸张,也非凭空猜测。在当代西方著名道德哲学家阿拉斯代o麦金太尔看来,现代人类的道德实践处于深刻的危机之中,这一危机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社会生活中道德判断的运用,是纯主观的和情感性的;第二,个人的道德立场、道德原则和道德原则的选择是一种没有客观依据的主观选择;第三,从传统的意义上,德性已经发生了质的变化,并从以往社会中所占据的中心位置退居到生活的边缘。现代社会的道德危机具体表现在:
  (一)道德情感主义。所谓道德情感主义是指这样一种道德表征,认为所有的价值评价判断、道德评价判断,都只不过是偏好的表述,是态度和情感的表达,对任何道德普遍原则的表述,最终都是个人主观意志的一种表达。因此,在现代的道德文化中,没有绝对合理的权威,所谓的权威都是主观的、相对的。在日常生活和政治生活中,到处都充满着个人的偏好和情感;在报纸上,在军营里,甚至在中学生那里,都充满着那种因坚持个人独断而没完没了的道德论争。社会大众的道德生活同样没有客观的非个人的道德标准可以依从,人们的道德判断充满了游戏性和随意性。这就使"曾经是道德的东西已在很大程度上消失了--这标志着一个退步,一个伟大文化的丧失"。这是严重的道德无序状态,是现代西方社会严重道德危机的症候。
  (二)道德相对主义。道德情感主义是当代西方道德处于相对主义状态的理论支柱和鲜明表现。所谓道德相对主义,指的是这样一种道德状况,人们各自信奉和主张不同的伦理道德价值,遵循不同的道德规范、道德标准,拥有不同的道德理想和信念。一切伦理道德价值和道德规范似乎都只是主观的、相对的,没有客观的、普遍的、统一的基准可循。人们究竟信奉何种价值和规范,往往取决于人们当下的、特殊的、主观的喜好、情感乃至冲动,在道德价值的不同层次之间,在同时并存的道德价值体系之间,似乎并没有水平高低或优劣好坏之分。由于各种道德价值似乎都有自己的特殊的"合理根据",其结果是由它们所构成的道德价值总体便包含了无数的分歧或诸多内在的矛盾冲突,显得混乱而毫无秩序和权威。道德相对主义使得现今使用的道德原则及其论证和标准各行其是,千人千面,涵义模糊,无法公度,每人所持的都是只言片语,没有可以将之重新定位的统一背景和座标,因而处于残简断片的危机状态。西方道德哲学家痛切地指出,"我们所拥有的,只是概念框架的碎片,是缺乏从中演绎出它们的意义的背景的一些部分。我们拥有的,确实是道德的影像。我们却仍然在继续使用许多那类的关键表述。但我们却已--如果不是全部,也是极大地--丧失了我们在理论的和实践的方面对道德的理解力。""我们的时代是被称为相对主义的时代。在所谓爵士音乐式时代的二十年代中,沃尔特o李普曼观察到'一些现代性的酸'已经使过去各种宗教式的笃信溶解了。他认为,科学方法的影响和工业都市社会的发展是使各种绝对的东西失去信仰的主要原因。甚至在道德领域里,我们从《旧约全书》中希伯来人那儿继承下来的诫条,也正开始在一个新时代的精神里溶解了。"
   (三)道德虚无主义。道德虚无主义是道德情感主义和道德相对主义的延伸,它们之间有着内在的相通之处。人们很容易从"一切价值都是相对的",推导出"一切道德价值都是随意定的,并不是以理性为根据的"的论断,从而在根本上怀疑道德存在的价值及其合理性。在20世纪的西方社会,可以说在各个层面(社会生活和思想文化的)都普遍笼罩着这种道德虚无主义的情绪。我们从加缪、卡夫卡等人的著作中,可以十分清楚地看到西方人对道德乃至整个人生价值、意义的极其深刻的失落感。正如宾克莱在《理想的冲突》一书中所写的:"萨缪尔、贝克特、欧仁o伊奥内斯古和让o若内的剧本反映了近来对于理性和传统的希伯来基督教价值的信仰的丧失。荒诞派戏剧不仅反映人们的一般活动的无益和无用,而且反映由于西方文明的传统价值的丧失而产生的人们心灵的空虚。"
   如果我们客观地、不带任何偏见地观察当今中国社会的道德现实,那么就不能不承认:当代中国的道德现实也同样笼罩着道德情感主义、道德相对主义和道德虚无主义危机的阴影。在现实生活中,许多人从根本上怀疑人类道德进步的可能性,怀疑一切道德价值的合理性,以致采取一种非道德的乃至反道德的态度。诸如欺蒙拐骗、巧取豪夺、见利忘义、权色交易、贪污贿赂等各种腐败行径,实际上都是这些道德危机在现实生活中的实际表现。综观上面的种种现象,可以说,我们中华民族的道德修养,已经下滑到了底线。之所以出现上面的现象,其实就是我们国魂的丢失所造成的。我们该当惊醒了,如果还不采取有效的合理的方法对治改善,那么我们民族的伟大复兴将会成为一句空话了!
三、历史的回顾
   回顾中华民族几千年发展的历史,不难得出这样的结论:道德就是国魂。国魂后面所含的就是国家道德教育(国教)。这两个字隐含在里面,道德就是中华民族的灵魂,道德就是民族立国之本。如何去体现?这种特性表现在两大块上,其一,没有任何组织形式的人文文化,道德民风自然吹拂,渗透在几千年来社会发展的人文文化大系统之中,潜移默化地深植在每个人,携带在炎黄子子孙孙的灵魂之中;另一个就是显态的人们能看得到的道教的宣传形式,用法、仪、教义、文字、语言,通过穿越阴阳屏障的方法,直接教化。
   历史上中华民族的整个发展史,无论是上古还是三皇五帝,不论是东周列国还是后来的历朝历代,一直到宋代,整个过程可以说都是一个以道德为主导精神,主理东方社会的历史时期,明显作用于中华民族的历史时期。
   我国近几十年疏忽了道德这个根本,唯以"有之以为利"的利字,制定国策,忘记了"无之以为用",丢了道德这个看不见的精神食粮,使整个社会精神领域出现极不乐观的现象,贪毒、黑毒、黄毒泛滥成灾,难以根治。其实这种现象,早在春秋战国时,祖先们早就论证过了。例如,法家的荀子,在当时就曾经直接了当地提出社会治乱的标准。他用义、利两个字,很简洁地区分治世与乱世:"义"战胜"利"就是治世,"利"压倒了"义"就是乱世。他提倡用义德的思想来治理由于"利"产生的乱世。荀子的境界其实还不算太高,离老子的用道德无为治世思想还相去甚远。将仁德、义德、礼德一齐抓住时,才接近老子的哲学思想观,才能实现德治和真正的大治。《道德经》在唐代的普及学习与实践是造就大唐鼎盛的根本动力源泉。唐代统治者就是较为正确地采用了老子的治世思想,虽然他们是在运用宗教同步的方略下运用《道德经》,但是,主要是他们成功地运用国家执政的管理权力,推行全民道德教化,完成运用《道德经》进行国民精神建设的治国方略。唐朝统治者自称为老子的后裔,玄宗亲自为《道德经》作注,制令士庶均须家藏一本。开元二十九年"制两京、诸州各置玄元皇帝庙并崇玄学,置生徒,令习《老子》、《庄子》、《列子》、《文子》,每年准明经例考试"奉行崇道德治国的政策。这些治国措施,使《道德经》家喻户晓,老吟幼颂,士庶皆尊。从而奠定了坚实的民族精神文明基础,从而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百业兴旺发达。诞生了百世流芳的"贞观之治"的鼎盛,曾经一度出现"监狱成空,吏同虚设"的奇观。谱写了中华民族道德文化历史上无比辉煌的一页。由此可见《道德经》中蕴含着无比强大的道德精神力量,足以兴国家、旺民族。
   但是,近几百年来,尤其是外族或者外来的思想入主中原以后,中国的道德国魂就逐步丢失。这个丢失可以说是三大块的惨重丢失,一个是外蒙古金国的入侵,主理中原,发生的国魂的丢失,全民遵道贵德的人文文化社会,退缩至观庙之内离尘而存在着,失去了唐宋时代的道德精神进入百姓家的兴盛时期。再一个就是清朝,满人外族入侵以后,使中华加重了道德国魂的丢失。但是,如果详细分析一下这一个历史阶段时期,这些丢失都还没有从前苏联引进来的一套,所导致的丢失严重。近代丢失的严重性一言难尽。为什么整个国家社会会发生如此严重的离道失德?非常值得深思,辨证出其中的病因,这里边的本因、内因和外因,都要详察细辨,认真分析才能找到病根所在,才好处方投药施治。当年,面临苏联社会主义老大哥的解体,我们上下内外都紧张了好大一阵子,理论专家们忙乎了好大一阵子,想从那个现象中提取教训。可惜,由于没有从本因、内因、外因三大系统上透彻全面地深刻分析病因,所以继续很着劲用"改革开放搞活经济"的这剂药,而几乎没有调整多少药性,这剂治标的处方由于基本对症,所以起到了明显的疗效,国运似乎一下子鼎盛起来,出现了一个二十年的物质文明复兴时期。在经济飞速发展的热浪中,人们都有点飘飘然了,苏联老大哥的教训,似乎远离我们了,似乎毛病已经被开放搞活所彻底治好了。但是没有人想到,由于这个处方治标未治本,没有同时抓住用道德医治人的精神灵魂,一个"利"字,既没有仁德的制约,也没有义德调控,更没有礼德规范。在单纯一个利字的推动下,人性中的阴我私心欲望,登峰造级地扩张,智德无存。在利字面前,人们连最起码的理智都丧失了,信德这个做人的根基土地也在欲海的浊浪中飘浮起来,贪污腐败也就必然如洪水一般席卷所有的人心,犯罪率也急剧地向世界大国之最攀升,动摇国之根本,物质文明的成果又怎能得到常保呢?从这些现象中,我们不难看出,治国之本在治心,在于用道德医治心灵,一定要在仁德、义德、礼德这三种德性所构成的道德平台上进行治理,离开这个平台求什么发展都是空,都会昙花一现。这既是历朝历代的教训,也同时是现实世界的深刻教训。
四、解决的方法
   道德教育是一个既老又新的问题。在古希腊、苏格拉底和普罗塔哥拉斯的对话论题之一--"道德是可教的吗?"这个问题,即使在经历了2000多年之后的今天,仍然尚待解决。然而,可以肯定的是,道德教育之所以绵延几千年,并且在人类物质文明日益发达的今天和未来的社会里,更为引起人们的关注和重视,其中必然隐含着某些公识。例如,第一,道德于人而言是重要的,是必需的;第二,其所以如此,有一个预设前提就是:人性可塑,道德就是用来为"塑造"人性服务的,人拥有了道德,就可以获得人性,道德及其教育就是要改正、促进和教育人性。
"温故知新",在回顾历史,总结得失的基础上,在"以古之道御今之有"原则的指引下,本着批判继承的方针,我们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只有大力弘扬、学习、普及《道德经》,使其深入人们的心灵,规范人们的言行,才能更好的、高效的、快速的提高人们的道德修养,才能使我们的社会主义事业得到快速、稳定、健康的发展。"那么,为什么是《道德经》而不是其它的经典呢?《道德经》问世两千多年,被尊为"天书"、"哲学诗"、"万经之王"。她在中国历史上产生过巨大的影响,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是传统文化的科学宝库。她包含着无比宏大的宇宙真理,蕴藏着人文科学、自然科学、生命科学,以及政治学、哲学、医学、伦理学、养生学、文学艺术、科学技术等广大领域,表现出中华民族丰富而深刻的理论思维,可以说是一部"百科全书"。在中国历史上许多闪耀着光辉灿烂的东西,都可以在《道德经》中找到它的渊源。《道德经》像一颗璀灿夺目的明珠,镶嵌在中华大地上;她又像滚滚黄河、长江,经流数千年而不息;她像阳光雨露,滋育着一代代炎黄子孙。道德的光明朗照神州,亘贯古今,通透着炎黄子孙的心灵,流淌在每个中华儿女的血液里。由此可知,道德是中华之根,华夏之魂,我们民族之灵根深植于道德的基石之上。《道德经》是一部奇书,是我国古代的学术名著,历代注释者甚多,自古至今各种注释千种以上。仅《八史经籍志》着录的就有230部。不仅学者志士精心作解,历史上唐玄宗、宋徽宗、明太祖等皇帝,都曾专门为之作过注。毛泽东主席亦曾研读《道德经》,在他的著作里多处引用此经中的意境,尤其是《矛盾论》和《实践论》,无不闪耀着《道德经》的哲理光辉。《道德经》的光辉不仅撒播在中华神州,而且光照全球。(美)威尔o杜兰在《世界文明史》一书中盛赞道:"在人类思想史中,它(指《道德经》)的确可称得上是最迷人的一部奇书",他称赞"老子是孔子之前最伟大的哲学家。"英国李约瑟博士是闻名遐迩的中国科技史专家,他非常尊崇老子,并因此起中文名字为"李约瑟",以与老子李聃同姓为荣。国外翻译出版《道德经》的各种译本已多达140余种,新译新注还在不断出现。其译本之多,不仅居世界之冠,仅英译本已多达40余种,已经超过了除《圣经》之外的任何其它书籍。由此可见《道德经》在世界文明史上的巨大影响力,而且她必将在未来的人类精神文明建设中,放射出更加灿烂的光辉。
   《道德经》提倡人们要自觉的进行道德修养,自觉的用道德标准来规范、约束自己的言行;提倡人们要积极克服过度的七情六欲对自己的影响,要抛弃自己过度的私心私欲,真正树立起一颗"大公心"来,真正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意识印到心中,体现在自己日常工作中、学习中、生活中;提倡人们都要象水一样,处下而不争,时时、处处、事事都能默默的无私的为国家,为社会,为集体,为人民奉献,从不求取任何的回报;提倡人们要常思己过,莫论人非。要经常反思自己,看看自己是否有不符合道德标准的思想、言行。要常怀律己之心,只有这样,才能及时发现自己的错误和不足,有利于自己道德修养水平的提高。
    那么如何学习普及《道德经》呢?现在国内外正在开展经典导读工程,引导人们特别是儿童进行传统经典的诵读,取得了巨大的成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我觉得,这个方法就很好。任何经典的学习都是从诵读开始的。先不要求理解,读顺读熟就可以了。"书读万遍,理自明"吗!《道德经》是一部巨著,其理深邃,必须要自己执中去悟,才有可能完全读懂。如果只凭自己后天的智识强译强解的话,就会出现理解上的偏差,"差之毫厘,谬之千里!"给自己造成先入为主的观念,为真正读懂《道德经》,达到融会贯通,自由运用于实践带来巨大的阻力。这也是为何当代有关《道德经》解释论述版本之多,理论互相矛盾的根源所在。当然,不可否认,一个真正理解《道德经》真实内涵的人对《道德经》的理论阐述对我们学习、实践《道德经》具有重大的积极的作用。但是,这样的人为数还不多,大多数还是一知半解,不能整体的系统的把握住《道德经》的深刻内涵。在这样的情况下,暂时不求理解,只求熟读不失为是一个较好的方法。对人们的道德教育关键是"耳濡目染"!只要他们能够读,久而久之,《道德经》的深刻内涵就会深深的印入他们的心中,他们就会在不知不觉运用《道德经》的理论、观点、标准来规范、约束自己的言行举止。当他们今后遇到消极因素的影响,不知如何是好时,《道德经》的相关论述就会自然浮现在他们的眼前,象什么"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呀,象什么"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呀,象什么"持而盈之,不如其矣;揣而锐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呀,象什么"见素抱扑,少思寡欲"呀等等,这些道德的准则,将帮助他们做出最佳的、正确的、符合道德要求的选择。这样,他们就不会迷失,道德沦丧的现象也就不会发生了。他们的道德修养水平就会自然的提高。著名的教育家王贵才教授在北京师范大学演讲时,就曾举过一个他自己亲身经历的例子:
   在他的孩子上三年级的时候,他把一本书给他的孩子说:"孩子,你这么大了,你应该读读这些书了"。孩子就翻开了,第一页第一章:"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把第一章五十几个字都读了,都没有读错。翻第二页,第二页上面就是第二章:"天下皆知……"又是六十几个字,总共一百十几个字统统没有读错。他对孩子说:你去读,把它多读几遍,读不完别来找我。孩子读了一个小时才来找他,还是不会,结结巴巴的。他说:不行,读不好别来找我,晚上来背。所以,晚上孩子来找他时,已经很流利了:"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于是他就说了一句,这辈子最重要的话。他说:"孩子呀,从今以后,每天背两章!"40天后,孩子就全部会背了。40天背完,他从来没有指导过一次,只是说了那句话。背完了就算了吗?不是,人类会遗忘,孩子有遗忘率,越小越容易忘。所以赶快复习,一天复习十章。十章大概五、六百字,孩子以前都会背,现在连起来背,轻松自在。所以每天都背十章。八天复习一次,总共四十八天。还要再复习,复习第二次,二十章连起来背,大概一千个字连起来背。你要知道,一个孩子,能够在头脑里存放一千个字,象长江大河滔滔不绝。孩子的整个生命力,就开拓出来了,一辈子聪明,就奠定了,一千个字就好了。一天到晚连起来背,四天背完。总共五十二天。第三次复习,四十章连起来背。两千五百字连起来背,两天背完,五十四天。最后一天,从第一章背到八十一章。《道德经》五千言,一口气背完。从那一天开始,《道德经》就跟着孩子一辈子了!这时,他发现孩子整个变了。连气质都变了,里面变、气质变,头脑也变。变的聪明了,有修养了。老师都非常惊讶,说:这个孩子怎么现在聪明起来了?五、六年级名列前茅,初中全班第一名。初二,老师叫他去跳考高中,他到高中,全校第一名。高中本来读两年,要去考大学。因为教育部不准他考大学。所以第三年就浪费掉了,考上台大以后,读了三年,考上大学研究所。台北两家最有名的研究所,政治大学研究所,他考第一名;台湾大学研究所,他又考第一名。考两个第一名,大家说:你这个孩子是天才!孩子说:最笨的。大家问:你怎么这么会读书?你从哪里学到读书的方法?孩子说:"没有,我是很笨的。我唯一知道我为什么会聪明起来的,就是三年级的时候,我读过《道德经》会背《道德经》。"
五、结论
   《道德经》的学习以及诵读之风,如果能够在符合人文学和玄学的基本要求的前提下出现普及兴起,那么这个群体的效应就会产生,社会效应就会出现,其影响的深远也是异乎寻常的。因为这个道德的根是深深扎在中华民族人民的灵魂之中的,潜移默化,挥之不去,抹之不失,近年来只是由于利欲暂时蒙蔽了双眼,失去了光泽。但是,一旦用有效的方法将之激活,重新回到《道德经》所引领的轨道上来,其功效可以说是指日可待的,这也是中华民族的底蕴所在,潜力所在,魅力所在。从古至今,人们都总结出了疏导甚于防堵的治理之道。远到大禹治水,近至98年的抗洪,实际都体现了一个疏与泄。人的思想,人的灵魂内的东西又何尝不是这样呢?早年人们对马列毛泽东思想的信仰是如何建立起来的呢?可以说离不开群体效应,社会的效应,这个效应一旦产生了,人心的约束就会由他律很快扭转为自律,贪毒、黑毒、黄毒大多数就会不治自愈。只有将这个道德国魂树立起来,重树我们民族的道德信仰,才能使当前的道德建设、道德教育走上正途;才能有效的解决道德情感主义、相对主义、虚无主义的危机;才能彻底改变道德教育的现状,使之符合时代的发展,实际的需要。最终实现德化人间,以德治国的宏伟目标。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定会实现!
---------------------------------------------------

愿道德传遍全世界,利国,利民,利天下!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