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届国际《道德经》研讨会论文二
鼎兴道德文化是实现中华复兴的必由之路
--论老子道德文化的历史价值和现实作用
玉阳子
(一)
一、老子道德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活水源头。她不仅有着无与伦比的精神力量,亦蕴蓄着伟大的科学智慧与物质力量
1、道德文化在中国哲学史上有着不可替代的主干地位
老子是一位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科学家、道家学派创始人,居世界十大思想家之首。被誉为东方巨人、中国和世界的第一哲人。他在中国和世界思想史、文化史、宗教史等方面都是有巨大影响的人物。老子开创了哲学本体论,是第一位真正意义上的哲学家。老子的创立的道德文化对老子以后的诸子百家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他是公认的"百家之祖"。
"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中国传统文化从表层"有为"的结构看,是以儒学文化为代表的政治伦理学说;从深层"无为"的结构看,则是道德文化的哲学框架。道德文化在中国哲学史上有着不可置疑的主干地位,老子道德文化一直在中华悠久文化中起着不可或缺的主导作用。如果我们把道德文化作为一个哲学学派放在中国哲学史长河中加以考察,即考察其形成和基本理论,以及它对儒、墨、名、法、阴阳、佛的影响,也反向考察儒、墨、名、法、阴阳、佛给予它的影响。不难发现,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创建完整哲学体系的人是老子,老子的道德文化是中国哲学本体论的开始。
中国古代哲学是以道儒互补为主体的多元互补哲学。不妨以大树比喻中国古代哲学,其主干是儒道互补,具有最鲜明的中国哲学之树的特征,而树根则是道德文化。道德文化为中国古代哲学提供了本原本体论基础,提供了辩证的思维方式,提供了道德、太极、阴阳、天地、有无、理、气、心、性……一系列基本范畴。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尊老子为师,向老子问礼学道。在史书记案共有五次,时间跨度34年。两次在鲁,两次在苦,一次在洛阳。儒、墨、法、名、阴阳各家,都在这一本原本体论基础上,运用辩证的思维方式,以这些基本范畴为构件,结合本学派学说的特定内涵,共同推动中国哲学深入发展,共同造就了精深博大、无所不包的中国哲学之树。鲁迅说:"中国根柢全在道教。"李约瑟博士说:"中国如果没有道家,就像大树没有根一样。"道教是道德文化在历史在传播的一种宗教形式,但并非道德文化的全部。鲁迅与李约瑟都是用根、根基来比喻道德文化的地位与作用,这是很深刻的,是对中国古代哲学的准确把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