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百姓之心为心
--从《道德经》看执政能力建设
黄中谷 摘自《道德经研讨会论文集》
执政能力是一个执政党生存力、生命力、发展力的综合体现,是执政党领导和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实现经济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三大目标的领导水平、服务本领和驾驭能力。执政能力建设的成功与否,决定着执政党事业的成功与否,执政基础的巩固与否。
如果说孔子的学说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学问,那么老子《道德经》就是一部研究和探讨修养道德、提高素质、增进智慧,实践无为治国,探索人与自然,社会和谐相处的方法论与实践论。老子在《道德经》中治国执政方面有许多精辟见解,但他的真智灼见也往往被后人所曲解、臆解、误解,这里固然有文字版本在流传中的谬误,也有人们主观武断、支解其意、各取其需、任意发挥,而不能把握深刻内涵的原因,使人们对老子"清静无为"、"正言若反"的精神实质和比兴手法难以印心和领会。其实,从系统论的观点,全面、客观、公正、科学地看待老子的《道德经》,不难发现老子对人类社会回归道德的深切期盼和严肃警示,不难发现老子极力提倡"以百姓之心为心",对执政者加强执政能力建设的诸多劝诫和建言。二千五百年过去,圣人之言经久弥香,这些真理之光时至今日仍然光彩照人。
一、以百姓心为心,推崇以人为本的民主执政思想
《道德经》第四十九章:"圣人无常心,以百姓之心为心。"老子认为,作为治理天下的执政者--圣人,他应该虚怀若谷,以海纳百川之气度,仁政爱民,他没有自己的根本利益,只有广大群众的利益,心中时刻装着百姓,时刻想着百姓,急群众之所急,难群众所难。"以百姓心为心"与中国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理念甚为相合。作为一个执政党,群众利益无小事,群众的冷暖、疾苦是否关心?群众的呼声、需求是否满足?关键在于是否真正确立"以人为本"的思想。第三十九章:"侯王自谓孤寡不谷,以其以贱为本也。"这个"贱"也是百姓的意思,"以贱为本"即以民为本,在当时社会提出这样的执政思想是弥足珍贵的。《道德经》中多次提到圣人、侯王和天下、百姓、万物、国(家)的概念,多次强调以"上德"、"上仁"治国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处处体现着、流露着圣人对百姓、万物、天下的真挚情感。阐明了只有德化天下,真正树立起百姓心的执政党,它的执政基础深植在百姓的心中,真正建立起高度民主的政权才可以跳出兴衰的周期律怪圈。
二、攘臂而扔之,认清道德滑坡的总体趋势
良医治病先察病根,圣人治国先明乱源。老子在《道德经》第三十八章中一针见血地指明道德滑坡、人心不古的根源:"故失道而后德,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也。" "道"又称"大道"、"天道"。是天地自然造化的客观规律,清静、无为、不争、利民是它的本质、造化万物、成就众生、调阴阳、保持和谐、共同发展是它的外用,所以在文中判明道德滑坡的总体趋势。"德"是"道"的外显,分为仁义礼智信五个子系统,从无名无形的"道",到显外的德性五个分系,这是天道下滑的第一个层次。仁慈爱物的"上仁"是"无为而无以为"的,它是德性的最高水准,在五德中居首位,"上仁"没有分别心,对百姓和万物一体见仁,关爱同施,当"上仁"退化为"义"德的时候,义士蜂起,仁义已经沦为人们谋取私利的漂亮外衣,义被打上许多个性化的标签,从将相到王候,从庶民到士大夫,从盗贼到侠客,各有其义,各为其义,各忠其义,此乃天下乱象的开端,这是道德下滑的第二层次。当各自恪守的义节也不存在了,只有普通俗约的"礼"了,只剩下象征意义的社会的伦理中"礼"的规范。"礼"一出现,人与人之间的后天人为的关系虽然有了一个明确的约束,但也促进各种人际心理鸿沟的形成,包藏在礼节之下的私欲的膨胀,又终将使礼成为虚伪的面具。我们慨叹礼之不真,岂不知今天我们连信德这一最起码的准则也已经存在着严重的危机了,诚信在许多领域已经成为奢侈品。
明了道德下滑的趋势,执政者更应有沉重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更应该明白,唯有复归道德,深入开展全面、广泛的道德建设才可以扭转这种颓变的状况,才可以扶升道德层次。老子在这一章用了"攘臂而扔之",振臂高呼,发出最沉重的呐喊。
三、以正治国,提出德治的执政方略
第五十七章:"以正治国……我无为而民自化,我为正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正者,光明正大,这里包涵了德性的光明和法律的严明双重含义。老子在这一章中强调,正人先正己,执政者思想行为端正无暇,才会有榜样的力量、楷模的作用。这种美好的执政品德,在《道德经》中又称"上德"、"玄德",这和我们"以德治国"的思想是相吻合的。圣人的德行彰明,天地自正,万民自化。大教育家叶圣陶说:"教是为了不教。"这是教育的最高层次。治国亦然,最高明的治国执政是无为而治,这种无为是建立在高度有为,而且有为的方法已经深入人心,有为的意识全部转变人们自觉的意识,没有一丝勉强和执着,这是精神文明建设的最高水平,是执政管理双方同步和谐的理想境界。执政者精神文明建设的高度,决定着无为教化的程度,真正有淳德的执政者,对百姓道德的感化、约制是一种祥和、自然、无形的力量,比起有为的说教是天壤之别。只有实践"以正治国"的方略,才能达到第四章中"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的妙用,与天下百姓真正融和,实现大团结、大和解、大浑同,那么国家兴旺、民族团结、人民幸福才就真正实现了。
四、返朴归真,追求文明和谐的执政结果
《道德经》中论述"朴"的地方很多,如:"见素抱朴","敦兮其如朴","吾将镇之以名之朴,无名之朴,亦将不欲","朴虽小,天下莫敢臣,侯王若能守,万物将自宾"。"朴",意为未经雕凿的原木,如果人类社会的精神面貌、道德素养都如不经任何虚伪骄情的修饰,率乎天真,纯朴自然,那才是人与人之间最和谐的关系。上下左右之间,各种阶层、团体之间,言行举止都从心流露,不假思索。
执政者去除繁华、摒弃造作,力戒奢侈,戒除一切形式主义、本本主义、官僚主义,戒除浮夸、虚假、浮燥的不良风气,对社会政治生活各层面的人为因素和各种自私自利的主观愿望都"镇之以无名之朴",指导人们回归清静,回归到只有公心、只有爱心,没有分别、没有私欲的淳德状态,这时"天下将自正"。所以,老子认为"朴"虽然微不足道,但它却是天地间最和谐的状态,在淳厚的德性面前,万物都是它光辉的自然属性的效法者和遵循者。坚守"朴"的品操,坚持"朴"的实践,执政者就会拥有合乎自然规律的巨大号召力、凝聚力,他将永远处于"天下不敢臣"的执政中心地位。
五、慎终慎始,保持谦虚谨慎的执政态度
老子在第六十四章中说:"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慎终如始,则无败事。""为未有"、"治未乱"是圣人对后世执政者的又一谆谆告诫,这与毛泽东在延安时对全党提出"谦虚谨慎"的警示是异曲同工的。防患于未然,治乱于未作,为事之未有,科学冷静地观察国际国内形势,善于捕捉微小微妙的形势变化,在纷繁复杂的世界格局变化中把握机遇,迎难而上,是党在新时期的历史任务。
第六十三章:"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这一段阐述了量变到质变的飞跃,事物在"难"的形成前,有一段相对的"易"的过程;在"大"的堆积前,必有细小的积累。善于执政的人知道"难易相成,高下相倾"的自然规律,抓住其易为的,贴近其难为的;积累其细微的,成就其伟大的。告戒执政者不可好高骛远,好大喜功,急功近利,而在于扎扎实实地重视开头细微的,看似容易的点滴基础;看重扎扎实实的"图难"、"为大"的过程,最终成就了名垂青史的千里之行,筑成了长期执政的万丈高台。
六、为而不争,宣扬无私奉献的执政理念
《道德经》中包涵的利民观非常丰富,对劳苦大众的关心溢于纸上。第八章的"上善如水,利万物而不利",阐释效法"水德"的不争,可以达到执政的"无尤";第七章的"非以其无私耶,故能其私",强调只有无私的执政方法,才能满足大众的各种物质、文化、精神之"私"的追求。第七章要求执政者"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实践先人后己,"专门专人,毫不利己"的道德理念;在第十三章中:"故贵以身为天下者,则可以寄于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者,乃可以托于天下"。对执政者的胸怀和境界提出前所未有的要求,极力推崇执政者把天下视作自己的身体手足一样珍视,把自己的关爱撒满天下的每一个角落,这样才可以承载天下的百姓。也唯有这样气度和德行的人,才可以成为真正的、人民满意的执政者。
在第二十二章和二十四章中,老子还提出"不自见、不自伐,不自足、不自矜"的"四不自"原则,在第十章中,提出"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的"三不"方法,在第七十七章中提出"损有余而补不足"的"天道观",这对执政的具体手段和方法的完善和提高,执政水平和层次的提升和跨越,具有极高的指导意义。执政者不以自己的主观意识为中心,不应以自己的喜恶爱好为判断标准,不以自己的立场和利益为目的,对百姓只有慈爱地化育、关怀、助长,并且能在各种利益冲突的面前,居高临下地抓住平衡矛盾、化解纠纷的关键:"损有余而补不足",从而调整财富差距,努力消除两极分化,走向共同富裕。老子并且把这提到"天道"的高度,说明共同富裕是执政为民的利益所在、众望所归。
七、"其德乃普",规划科学发展的执政的蓝图
在第五十四章,老子提出"修之于身,其德乃真;修之于家,其德乃余;修之于乡,其德乃长;修之于国,其德乃丰,修之于天下,其德乃普"的道德治世的科学的发展规划,有步骤,有层次,从身--家--乡--国--天下,顺序渐进地提倡提升个人的道德修养,增强爱国爱乡的深厚情感,施展报国为天下的伟大抱负。每一个层次的道德修养和推广都有不同的要求和标准,并且以天下为对象,强调执政者应有的宽广眼界。同时也提出了道德传播的开放性和普遍性要求,树立放眼于全球道德传播的战略思想,巩固建立在国际大关系中的执政地位。
在这张详尽的道德递进式规划蓝图中,从执政队伍的个性作用和整体效应,从局部治理到全局稳定,从分段建设到最高成就,从一己之修与德化天下……,老子在这里深刻地揭示鲜明的、科学的、有序的发展观点,把各个层次和方面罗列得清清楚楚,我们不得不对这个跨时空的道德建设蓝图深表敬畏。
修养率真的品德,造就君子之身;修养淳厚的品德,体现为父的宽爱;修养长德以治乡,修养丰德以治国。若想在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思想多元化的世界格局中占有一席之地,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促进全人类的文明进展,根本之道莫过于普及中华传统道德。
中华文明的精华--"道德"已经深深地根植于每一个炎黄子孙的心中。在中国周边国家,处处可见中华文化默化潜移、不言而教的影子,在世界各地, 《道德经》内含的丰富精神营养已被不同肤色的人民所汲取,日渐成为人们共同的精神食粮。
《道德经》留给后世一笔巨大的精神财富,它其中揭示的执政思想理念、方略、方法、态度等等,为执政者提供取之不尽的智慧之源。在大力弘扬传统文化的今天,古为今用、推陈出新,发扬其思想宝库中极有借鉴价值的精华部分,为党的执政建设提供借鉴,是我们对待传统文化所应有的态度,也是我们学习研究传统文明的目的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