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评方舟子打假与寒武纪生物大爆发
天地生人讲座588期书面发言
老子说:“域中有四大,人居其一焉。”(25章)人凭什么与天地齐居?凭借思维的无限性,凭借它不受时空条件限制的绝对自由性。从思维的本质讲,人的思想不应受到任何限制,只有不受限,才有文化与科学的繁荣,才有百花齐放,有禁锢,只能是“万马齐喑究可哀”的局面。从这一点上我能理解一些同志在受到批评时的反应。从人类思想文化发展的进程和方式看,可不可以挑战达尔文、牛顿、爱因斯坦以及马克思、列宁、毛泽东?当然可以。道德有禁区,学术无禁区,不突破前人局限,哪来的科学文化的发展?但我仍然坚持那个观点:一切发展都是承旧出新而不是破旧立新。面对人类以往的精神成果,只有全面继承者才有实质创新的可能,非由此路者必入歧途。我非常推崇牛顿的那句名言:“如果说我比别人看得远,那是因为我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站在巨人肩上才能看到科学的胜景,站在巨人肩上才会有创新和成功,牛顿名言所体现的哲学实质就是一切发展都是连续过程而非间断过程,只不过不同阶段发展速度不同,使某些阶段的变化显得突如其来。有些人对人类的知识宝库不屑一顾,想凭借一点灵感或局部经验就去拱倒巨人,绝无成功希望。人类知识宝库是我们这些花花草草生存的土壤,离开了大地母亲,我们还能走多远?所以今天我要谈两个问题,本次讲座所涉及的也是这两个问题。一是如何看方舟子的打假?二是如何分析和评价澄江动物群化石所表现的寒武纪生物大爆发?
方舟子、方是民以学术打假而名,让人感到悲哀,但这悲哀非对方本人,而是对号称“净土”的科技教育界,诚信是现代中国的大疾。乱世出英雄,混乱的文坛、科坛也会产生英雄和想要成名的人。有人出面维持秩序,不管他做得是否有差误都会受到欢迎,网上大多数人是赞同和支持方的,这是民心所向。“基因皇后”是股市庄家幕后黑手的炒作;陈建民绝食,碧峰峡公司两个月获利690万元,善良百姓在媒体忽悠下纷纷为骗子们募捐。无人出面打假,恐怕骗子们不仅要偷着乐,明着也要开怀大笑了。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打假也会有失误。另外认识也可能会不全面,只知其一,不知其二。现代人囿于旧的认识而执一端是普遍现象。人们看问题都是基于个人认识,常人持常道,知性形而上学连我这个同一论者都不免有一些。主张突变论的否认渐变,主张渐变论的否认突变。方舟子的文章强调渐变多一些,但未完全否认突变,他主要强调生物大爆发并没有否定进化论,说挑战达尔文是太过分了,这一点我同意,但不赞成把突变论和神创论挂勾,也不同意因此而把一个科技成果说成是假的。学术必须自由,有不同意见才是正常的和可发展的,假冒伪劣可打,不同见解不可打。在这个问题上的所有争论从方法论角度看都没有认识到渐变和突变的同一性。辩证法认为两极同一,渐变和突变统一于事物发展全过程,从生物的整体发展看,它就叫进化。只不过事物发展是分为不同阶段的,在这些阶段的分割点即关节点上,事物处于质变状态,发展进程快,表现为突变和飞跃;而在两关节点之间,事物处量变状态,发展进程慢,表现为渐变和稳步增进。但不论是量变还是质变,都是联结在一起的,是连续的而不是分离的,它们共同构成事物的发展。了解这一点,就不应把突变与进化对立起来,而应把它看成是进化中的一个特殊阶段。所以寒武纪生物大爆发的突变表现不应 看作是对达尔文进化论的挑战而应看作是对达尔文进化论的补充,补充也是发展。一切发展 都是承旧出新,破旧者,最终也会把自己破掉。
在科学界,主流派歧视非主流派,压制、排斥不同认识,非主流派由此对外界批评有强烈逆反心理,过于敏感。其实只要你认定自己走的道路是对的,就应采取马克思的态度:“走自己的路,让人家说去”,不要在无谓的论争上耗费精力,人将老矣,时不我待,拿出更多更好的研究成果奉献于民、奉献于世才是我们应做的。老子说:“知常容,容乃公,公乃全,全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16章)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曰:“常”(常规——普遍性规律),了解和认识普遍规律的人,心胸阔大,能虚心听取各方意见,采纳正确的,借鉴错误的,集众家之长。“容”即宽容、容忍、容包、容纳。容器者中空,“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11章)。古语说:“有容乃大”,有容才有大智慧、大力量。能宽容者就能做到公平、公正、公允,就能全面认识问题,避免形而上学对立性、片面性认识的产生,如此则合于天道,合天道的认识是真理性认识,会被人们长期遵奉。做事合于天道的人终身不会犯大错误,这对科学界两派都适用。“柔之胜刚,弱之胜强,天下莫不知,而莫之能行。故圣人之言云:‘受国之辱,是谓社稷主,受国不祥,是为天下王。’正言若反。”(78章)不惧怕批评,能经受批评者终成大业。
陈均远、侯先光、舒德干三位的研究意义重大,完全值得获奖,这样的成果必须肯定。对于这一成果所说明的问题,各方见解不同,这才是我们需讨论的。对澄江动物群化石所体现的寒武纪生物大爆发究竟应怎样看,怎样看才是科学的而不是武断的?十多年前徐道一老师曾论述过地球地质变化的周期性,并提出了太极数列,我曾在上期发言中指出它是空间重力场结构所规定的引力平方效应所造成的,这里暂不作具体分析,但不知徐老的天文地质学研究有无新成果?地球上生命物质的出现大概有三十几亿年的历史,生物的进化经历了几个大的阶段,它与地质变化周期相对应,或说地质周期的划分就是根据古生物化石来确定的。徐老师把地球44.5—46亿年的历史划分为六个周期,我们现在处于第六个周期7050—7300万年跨度的末端,地质变化有加剧倾向。地球上的多细胞生物产生于十多亿年前,时间跨度为5.6—6亿年的地质第三周期震旦纪,当时地球公转的周期是520—610天。寒武纪时,地球进入第四个地质周期,其与震旦纪之交就在4.95一5.3亿年间。此时,地球公转周期由520天降到457天。我曾在去年9月7日庆祝地质哲学委员会成立20周年的讲座发言中批评我们的地质学家是“地球中心说”论者,许多人不以为然,而认识寒武纪生物大爆发的症结也就在这里。辩证法认为事物的发展都是自我扬弃,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起着主要的作用。我们一些地质研究者不明了地质大变动和生物进化的原因,只好把它归结于外因,归结为小行星撞击地球的结果,归结为不知来源的突然变化,这正是一些人坚持外因说,片面强调突变的基本原因。 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气候使然。生物的进化与气候变化密切相关。类地行星—火星、金星、水星上没有生命,气候条件是主要原因,过冷或过热都会扼杀生命。地球上生命的出现正是在气候由寒冷变得温暖的过程中孕育出现的,而这一过程正是地日关系变化的结果,太阳系中各行星气候条件皆取决于太阳。天地生人关系中的“天”主指太阳,而太阳系外的其他星球对地球及各行星影响甚微,可以忽略。借用一句政治术语,即:太阳系中太阳是领导一切的,地球的发展变化要由太阳决定。我要大声呼吁:地学领域要大力提倡和推广“太阳中心说”,只有用太阳中心说才能解决一切地质、地理之谜。 康德在《实践理性批判》中说:“世界上有两种东西能够深深震撼人们的心灵,一件是我们心中崇高的道德标准,另一件是我们头顶上的星空。”所以扬振宁博士说科学的突破在宇宙学。天统辖着地,太阳决定着地球和人类命运。先生们,抬起头,看看太阳、看看这蔚蓝的天空吧!人类早期崇拜太阳神不是没有道理的。
辩证法主张两极同一,宏观与微观皆同一理,是谓道生一,天下一统、科学一统。卢瑟福在说明原子结构时,提出一个行星模型,把原子比做太阳系,原子核位于中心像太阳,电子在核外围绕核运动像行星。在这个行星模型中,电子作螺旋运动时会发出电磁辐射,它构成原子光谱。但原子光谱频率不是连续分布而是线状分立的,根据这一点,量子力学的领军人物哥本哈根派领袖玻尔提出了能级分立的概念,即原子核外空间划分为不同能区,最靠近核的能量最低,原子最稳定,愈向外能量愈高,也愈不稳定。当电子处于满足一定量子化条件的各能区的稳定态时,电子即使有加速度,也不辐射,只有当它在不同的稳定态间跃迁时,才发射或吸收电磁辐射。电子由靠近核的低能区向高能区跃迁时吸收电磁辐射,吸收能量;从外围高能区向靠近核的低能区跃迁时要发出电磁辐射,释放能量,这些都得到实验证实。我们这个世界是统一的物质世界,是一个整体,服从统一的规律,适用于整个微观世界的规律也适用于宏观世界,这在哲学上叫普遍性和绝对性,所以辩证之道——非常之道讲:正言若反,反言若正,正象若反,反象若正;宏观似微,微观似宏,常人不解、常道不懂。原子可用太阳系说明,太阳系也可用原子说明,两极相通,正反互容,是谓同一,是谓玄通。不打破惯性思维,何来科学繁荣。依老子之道,我们也可用原子来说明太阳系,这叫太阳系的原子模型,即:太阳类似于原子核居中,行星类似电子居外。太阳系的空间也如原子空间一样划分为不同的能区。当行星处于某一能区时,为其稳定态,不发生大的变化,当它因进动而在不同能区轨道间跃迁时,就要发生巨大变化。由于行星发展过程中不存在向外跃迁——退动的可能性,不存在主动吸收能量的过程,它就只有在进动中释放能量。行星的进动是天文学公认的事实,它也为行星公转和自转变化所证明。从太阳系发展的历史进程看,行星一开始就不断向内进动,这是空间重力场能量守恒规定的:太阳在向外辐射中能量减少空间收缩。爱因斯坦认为空间场有重力结构,我则推进一步直接把空间场看成重力场和能量场,这是微观宏观同一的基础。太阳系行星的空间分布有两个规律,一是按密度即重力结构由内向外排列,二是按轨道半径大小和公转的恒星周期的多少从内向外排列(也是重力结构规定)。如水星公转的恒星周期为88天,金星为224天,地球为365天,火星为687天,木星为4332.6天,土星为10795天,天王星为30685天,海王星为60189天。另外,八大行星中有四个是按自转速度的慢快从内到外排列的,离太阳最近的水星自转的恒星周期为58.6天、地球23小时56分、火星24小时37分、木星9小时50分。金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则不同,我怀疑是不是存在误差。行星的自转速度是具有能量的,能量大转速快,能量小转速慢,宇宙这个太空实验室为我们描绘出了人类所不知的地球历史进程,地球的进动,人生百岁也无法感知,但古生物化石却告诉我们3亿年前地球一年400天,而13亿年前是540天,这都是研究古生物的地质学者提供的数据。地球公转的行星周期的历史变化说明地球轨道也是有变化的,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不断从远离太阳的高能区向低能区跃迁。轨道的收缩和进动使地球不断接近太阳,接受了太阳更多的辐射,地球表面气温也因之不断升高。我推算地球诞生时,其轨道距太阳达2亿4千万公里,其平均温度在-35℃以下,每进动到下一轨道周期,温度升高10℃,这是生物进化的最基本动因。电子向低能区跃迁要释放能量,同样,行星向低能区进动也要释放能量,其额度大得惊人,我们只要知道小小电子在跃迁出中能释放多少能量就可推知,它们是类似的。这种能量的释放就以地球板块运动——大规模的火山爆发和地震的形式来完成。大陆漂移、板块运动的能量就来自轨道能级跃迁——进动及它的阶段性、周期性。 地球的质量5.976×10(27次方)克,这么大质量的物体要把它的自转速度放慢该释放多少能量,这种形式产生的能量比彗核或说小行星撞击地球的能量大得多。地球各层圈运动速度不同,在刹车过程中因摩擦生热而积累起来的能量也相当大,它们都以火山爆发和地震的形式释放出去。能级跃迁和自转刹车两者产生的能量加在一起,就构成了地质大变动、大灾难及生物大灭绝。当然,地质大变动不仅来自跃迁,还来自地球内部的相应变化,这些都将在《引力解3》中详细说明。地质变化的外因说——小行星撞地球,也会造成局部地貌变化和暂时性气候变化,但绝不可能产生全球性长期变化。1994年的彗木相撞,是天文学上的大事件,它只引起木星局部的和暂时的变化,而且很快平复。火星和月球上有众多的环形山,有的是火山遗迹,有的是彗核撞击遗迹,火山遗迹远超过陨石坑的大小和高度。地球上的陨石坑再大,也不足以造成地质变动,它仅有一次地震的能量,而能级跃迁能产生成千上万次超级地震,能改变整个地球外貌。除太阳之外的外部因素从来就是微不足道的。恐龙化石中有一类脚印化石,有人说是恐龙踩在泥塘边留下的,实际上,在沉积岩中我们只能得到骨骼化石,而得不到脚印化石,重力作用早把一切印迹毁掉了。恐龙脚印化石的成因只有一个,就是火山岩浆和火山灰的杰作。恐龙为躲避地质灾难而在火山灰上留下了脚印,在后续降下的火山灰的覆盖下,脚印保存了下来。有人以地层铱含量多定义为小行星撞地球结果,他们不知道地球各层圈是按空间重力场要求分布的,地层深处的重元素在地质活动中上升到地表时必然要分裂铅、铱等较轻元素,这和彗核撞击地面时将重元素留在地表而裂变为铅、铱的空间重力过程是一样的。但陨星及彗核只能造成坠落地局部铱异常,而不能产生全球性变化,这与恐龙化石覆盖层全球异常不同。在全球性地质大爆发情况下,在地球温度普遍升高的情况下,植被也大面积死亡,作为冷血动物和庞然大物的恐龙无法继续存活而灭绝,所以我不相信一切关于水怪的传言。
寒武纪生物大爆发是由于地球从震旦纪的地质第三周期进入寒武纪至二迭纪的地质第四周期,在经过轨道能级跃迁所产生的地质大变动之后,地质活动趋于平静。地球温度的升高,使中低纬度地区植被恢复,丰富的食物来源造成了适宜动物生存和进化的环境,生物进化显著加快带来了寒武纪生物的大爆发。生物进化过程中几次生物大灭绝和大爆发都和地球轨道的能级跃迁带来的地质变化联系在一起。有些人认为许多新物种是突然出现的,实际仍是从低等生物进化来的,这个过程至少百万年以上,但在以亿年计算的进化中,就显示为一瞬间。人类进化过程200万年以上,放在整个生物进化链中也类似一个突变,这是考察基点问题。以上观点请与陈、侯、舒三位有联系的同志转达一下,可以更深入地研讨。 我在这里仅能从地球轨道变化作个简要说明,将来有机会还可探讨。我的引力解第三篇为《太阳之子——地球的命运》,我将和大家共同探索重大地学问题,今天先提供一个新的视角,希望有更多的人脱离旧认识。主流学者最近为退休干部办了一家民办官助的科学前沿研究所,要和非主流争创新机缘,我们不要让人家占了先,科技革命一向是从非主流中起源的。
方悟 2004年5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