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文化
文化相关
道教相关
书籍推介
老子
老子研究
老子故里
老子传说
道德经
注解
版本
研究
道家
道家研究
道家人物
道家养生
道教
道教文化
道教人物
道教经典
道教圣地
文艺
道韵书画
道教音乐
诗词歌赋
当前位置:
首页
>
道德经
>
注解
站内搜索(正文)
站内搜索(来源)
站内搜索(标题)
站内搜索(作者)
注解
2019-05-09
家在旅途——老子浅释[38章]
三 十 八 章【原文】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 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为之而有以为。 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上义为之而有以为。 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攘臂而扔之。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也;前识者,道......
阅读全文>>
2019-05-09
《為老學正名》第三篇:『道之科學』
研究老學己經不是中國人的專利,老子所創見的『道』,早己傳遍全世界,『道』這名詞己然成為人類共通的語言。但是很諷剌的,當代許多老學專家對老子道學的涵意似乎仍莫衷一是,有志學老的後進更因此不得甚解而心生疑惑。 英國哲學家貝扶里認為:「在某種意義上,老子之道,骨子裡沒有任何意義,也就是......
阅读全文>>
2019-05-09
《為老學正名》第五篇一盤散亂的拼圖
《為老學正名》第五篇:『一盤散亂的拼圖』 楊水源 [em23] [em24] [em26]: 研究老子的學問我常以拼圖游戲來作比擬,現今流行的道德經通行本被分成八十一章,豈不正像一盤散亂的拼圖片;老子之道是稀世珍寶,或是空泛之詞,無本之學?只要將這些圖片正確的拼湊完成,便可......
阅读全文>>
2019-05-09
反贪与“道”
反贪污是中国共产党维护党对国家的统治,保持政权稳定的一项重要工作。贪官污吏给中国共产党的脸上不断地抹黑,在老百姓心目中造成极坏的影响。党中央对这种现象并非熟视无睹,反贪力度确实是在不断加大,一个一个的贪官被揪出来,或抢毙,或送入大牢。对贪官污吏,抓住后严惩不怠,这是反贪工作中一项......
阅读全文>>
2019-05-09
呆鸟解〈老〉
呆鸟解〈老〉前识者道之华,愚之首也〈老子〉说:“不出于户,可知天下;不窥于牖,可以知天道”并不是说我们在家里呆座就可以炼成特异功能知道天下事,所谓空窍者,神明之户牖也,耳目竭于声色,精神竭于外貌,故中无主。中无主,则祸福虽如丘山,无从识之。无为〈老子〉说:“无为”并不是让我们啥都......
阅读全文>>
2019-05-09
小国寡民的社会
无论从那一种版本的道德经,都可以看出这一章都在篇尾出现。这是因为老子以认识到社会发展的终点必是人类的毁灭。小国寡民的思想是想利用简化矛盾的方式来减缓社会的发展速度。因为社会结构越大矛盾越大各种事情的接触机会也就越大所以它的负面影响也就越大。例如一个国家有一个矛盾可以轻易解决,同时......
阅读全文>>
2019-05-09
家在旅途—老子浅释
二 章【原文】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矣。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居。夫唯不居,是以不去。【解释】⑴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
阅读全文>>
2019-05-09
為老學正名:【就從道德經第一章開始】
道德經 第一章 【眾妙之門】道可道 非常道 名可名 非常名 【無名】!天地之始 。【有名】! 萬物之母 。 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皦! 此兩者 ;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 玄之又玄!眾妙之門 ~ ~ ~ ~【今譯】 可以因口說耳聽而得的【道理】;絕對非創生宇宙萬......
阅读全文>>
2019-05-09
為老學正名 老子文章共賞
第 三十六 章﹕微明將欲[歙]之,必固[張]之﹔將欲[弱]之,必固[強]之﹔將欲[廢]之,必固[舉]之﹔ 將欲[奪]之,必固[與]之。是謂[微明]。 柔弱勝剛強。 魚不可脫于淵,國之利器不可以示人。[注釋];[今譯]將欲[歙]之, 人身如皮囊 生命就是精氣 由[壯年轉衰] 正如......
阅读全文>>
2019-05-09
第三十八章 从创造的心态看修养的层次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无为而有以为。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上礼为之而莫之以应,则攘臂而扔之。故失道而後德。失德而後仁。失仁而後义。失义而後礼。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前识者,道之华而愚之始。是以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处其实,不......
阅读全文>>
2019-05-09
道德经中的圣人
道德经中的圣人我认为可以大致的理解为成功的统治者(大到一国之君小到一村之长)。道德经对圣人的描述很多,大部分是引为楷模的,有些地方也是理想化了的,可以说是所有成功统治者的集合。但其又是清醒和现实的,在其五章中就告诉我们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而不是像儒家中把圣人完美化,以及现代中......
阅读全文>>
2019-05-09
从人性善恶谈法治(儒法功过)
古今中外,凡人治与法治争斗,必然大谈“人性善”,“人性恶”。 就象不同人对做恶的评价不同;有的说“这人本来是好人,犯了错误,教育教育,改了就好。”(靠思想约束,就是人治。)另外的人确说“这人真坏,还是关起来,不让他做坏事。”(靠规则约束,就是人治。) 这里,人性善恶,到是为进行人......
阅读全文>>
2019-05-09
德=创造过程中的心态与方法
“德”,是创造的法则,即创造过程中的行为模式,创造过程中对客观存在的事实进行多种可能性分析和选择时的心态和方法的总称。具体体现为无知、无欲、无私、无为、慈爱、俭、不争,以柔克刚,以弱胜强。“无知”,即头脑中没有任何旧有的、教条式的、腐朽的知识和观念。没有对成功与失败的事实所作出的......
阅读全文>>
2019-05-09
纠正一般学者关于“进道若退”的错误解释
很多学者将“进道若退”解释为“前进的道,好像是后退的”,这一点本人料不敢苛同。我个人认为“道”是不可前进的。道是万物生存、发展的空间(看不见的道路),律老也认为“道”是自然发展规律。 无论解释为“空间”,还是“规律”,我以为用“前进”一词都是欠妥的。因为“道”不是物,当然也不是......
阅读全文>>
2019-05-09
以实践检验真理
用实践检验真理-----检验简、帛老子译注的正确性 首先,我们必须选择简、帛本老子作为我们研究的基础,这是我们能正确理解老子思想文化的先决条件。(通行本的错误比较多) 以老解老,是我目前解释老子思想理论的一条新思路,对我能正确理解老子理论,有很大的帮助。但是它有着不足之处。特别是......
阅读全文>>
2019-05-09
心随物动的品德
圣人无恒心,以百姓之心为心。善者善之,不善者亦善之,德善也。信者信之,不信者亦信之,德信也。圣人之在天下,[翕心][翕心]焉,为天下浑心。百姓皆属耳目焉,圣人皆咳之。 这一章里,老子把我放在无的世界里,而把我看到的世界放在有的世界里,犹如通过窗户看世界。是一......
阅读全文>>
2019-05-09
道,就是创造者和创造的过程----道德经名词术语解密
《道德经》名词术语解密 (一)道=创造过程“道”,即创造过程,因万事万物发展的道路皆源于创造的过程而得名。快乐成功的创造过程,即:无(阳,多种可能性)+有(阴,选择)=万事万物“谷神”,是根据创造过程中无的特点,不断归零、虚空的状态给创造过程所命名的第二个名......
阅读全文>>
2019-05-08
《老子》今说——第五章
第五章【原文】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天地之间,其犹橐龠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多言致穷,不如守中。【今说】 天地不仁,在天灾地震的时候,万物都受其害。“圣人”(统治者)不仁,以百姓为牺牲品。(刍狗)天地之间好像一个的风箱,(橐龠)当中是空的,但抽动起来......
阅读全文>>
2019-05-08
《老子》今说——第四章
【原文】 道冲,而用之域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湛兮,似或存。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今说】 “道”是空虚无形(冲)的,但应用的范围(域)是无限(不盈)的。深远的好像客观存在着,万物好象是都离不开它。我们不知道“道”是从哪里生出来的,好像是在“天”(帝)之先。这一章是首章的继续......
阅读全文>>
2019-05-08
《老子》今说——第三章
【原文】 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可乱。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不治。【今说】 这一章是紧接第二章继续讲述老子的政治观:“不夸耀个人贤能,使人民不邀誉争功。不稀罕难得的东西,使人......
阅读全文>>
第4/6页 每页20条,共108条记录
1
2
3
4
5
6
1
2
3
4
5
6
道德经
注解
版本
研究
本栏最新
08-28
二十九章欲不欲,学不学
08-28
第二十章 大智若愚
08-27
老子36章—40章
08-27
道德新经第二章
08-27
道德新经第一章
08-27
老子31--35
08-27
《道德经》新译(文白对照) 38--40 章
08-27
道德经之随意解——前9章
07-29
对无有入无间的深入研究-第四十三章
06-28
《老子》第十五章 守道者的形象
本栏推荐
老子、《老子》、老学、道家、道学家、道士
老子论“无为”
阅读排行
《老子》今说——第一章
老子 第二章
老子论“无为”
《老子》今说——第五章
二十九章欲不欲,学不学
《老子》今说——第四章
二章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
《老子》第二十章 注译、解析
我理解的《老子》第五章
无为与有为
豫周公网安备41160002120052号
豫ICP备18009634号